迅收网

行业资讯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2017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特别报告》出炉 上市公司成跨境并购重要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3  来源:上海金融报  浏览次数:59
核心提示:近日,胡润研究院携手易界Deal Globe首次发布《2017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特别报告》。报告指出,去年中国企业跨境投资并购无论交易

近日,胡润研究院携手易界Deal Globe首次发布《2017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特别报告》。报告指出,去年中国企业跨境投资并购无论交易数量,还是交易体量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加入到跨境投资者的行列,资本市场上也不断涌现更多交易结构复杂、难度系数较高的并购案。

1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内在需求

报告显示,去年中国企业已经宣布且有资料可查的海外投资并购交易达到438笔,较2015年增长20.94%;累计交易金额2157.94亿美元,较2015年大幅增长147.75%。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并购始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美欧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造成了很大影响,许多金融服务机构关门倒闭,很多行业面临全球性的洗牌。而中国经济在这场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小,可以说,当时这场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许多中国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2011-2013年开始在海外市场积极寻找投资并购机会。2013-2015年,中国资本出海投资并购交易数量增长明显,到海外并购优质资产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家十分关心的话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在2016年达到了历史性的高点。

报告认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驱动因素:一是企业自身国际化战略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批中国企业不再满足于本土市场,或者本土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因而希望进入海外市场,开拓海外业务,这个时候通过兼并收购海外企业,尤其是收购对方的品牌、渠道和团队等进入当地市场,则成为了一种捷径。典型案例有联想电脑通过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从而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品牌。

二是海外优质品牌和技术引进的需求。以中国制造业为例,虽然本土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迅速,但在部分领域,尤其是一些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企业与海外有很大差距,因此,通过收购来引进海外技术是许多制造企业的目标。此外,随着中国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愿意购买质量更好、品牌更佳的产品。为顺应这一需求,许多中国企业通过跨境并购,将优质的海外产品和品牌引入国内,提供给本土消费者享用。

三是实现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的需求。近年来,一大批国内企业通过IPO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公众公司。伴随而来的则是股东和投资者对于企业未来增长的预期,希望企业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并最终实现市值不断攀升的预期。随着国内优质的并购标的日益稀缺,一大批上市公司都将目光转向了海外并购市场。

2金融服务业成并购热点

众所周知,中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并且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对于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国有大型能源类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一度成为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领头羊。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拟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尼克森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该交易于一年后完成。这是当时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而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点行业则有所转向。报告研究发现,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主要集中于十大行业,依次是制造业、金融服务、能源、计算机、文化娱乐、消费、汽车零配件、半导体、传媒和医疗健康等。

报告指出,中国买家对于制造业、计算机、汽车零配件、半导体和医疗健康等行业的海外并购趋之若鹜。中国企业一方面努力进行自主投资研发,另一方面通过资本手段引进海外技术,尤其是一些新兴技术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机器人、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等,中国企业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投资,布局未来,赢在当下。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和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对于消费升级的需求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因此,文化娱乐和传媒行业成为了资本的新宠。比如,电影制作、后期特效、移动互联网广告、电脑游戏等一度成为企业疯抢的“香饽饽”。这类资产或者是现金流量好、毛利极高,或者是看起来酷炫十足、想象空间极大,而且这些企业成立时间不长,看起来特别适合被收购。

当然,任何投资行为都伴随着风险,企业投入真金白银进行并购,能否带来真正的回报,最终是要靠事实来检验的。随着监管力度加大,2016年下半年涉及影视娱乐、虚拟现实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并购开始面临监管审批的难题,资本市场也对此有所“退烧”,相关行业的海外并购也开始回归理性。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服务业是去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另一个热点领域。一些海外金融机构经过重创之后,元气大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恢复,从而不得不寻找外部投资者施以援手。与此同时,一些中国金融机构则稳步发展,开始有意通过海外并购来开拓海外市场。还有一些产业资本或者具有多元化业务的企业集团,开始逐步意识到金融对于自身发展的战略意义,由此,开始希望收购金融服务公司或者富有经验的团队来补足自身的需求。如去年许多中国企业收购了海外保险公司,某种程度上看中的是资金成本较低和期限较长的保险资金。除了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房地产基金乃至金融科技等领域,也都能看到中国买家的身影。

3上市公司成跨境并购重要力量

众所周知,国企和央企是第一批出海的中国企业代表。过去几年,有更多民营企业开始参与海外并购,紧接着以私募股权基金为代表的财务投资者,也加入到跨境并购交易的行列之中。从2016年的数据看,民营企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交易数量较上年增加了3倍,并在交易金额上超过了国有企业。而从2017年一季度数据来看,83%的海外并购交易是由民营企业参与发起。

除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海外并购外,上市公司也成为发起跨境并购的主力军,而且大额海外并购通常是由上市公司发起的。例如,天海投资(600751,股吧)392亿元收购美国IMI公司100%股权,布局全球IT供应链服务;青岛海尔(600690,股吧)整合通用电气下属家电业务相关资产,涉及金额达351亿元,打造家电行业全球领导者;美的集团斥资292亿元收购德国KUKA公司94.55%股权,进入了智能机器人领域。

报告指出,在实际跨境并购业务中,同样发现上市公司对海外并购的积极性最高。

事实上,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通常有企业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支持,这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来说通常是差不多的,但是,企业一旦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从少数个人和机构变成公众之后,来自股东和资本市场的压力,会推动公司寻求更多更好的业务,而这种需求在中国被称为市值增长的需求。市值增长就是指股民、公司的大股东和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希望上市公司的市值能够不断提升,从而使得手中的股票不断增值。市值提升有的时候可以靠一时的题材炒作,但最终仍要靠业绩说话。目前,提升企业业绩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研发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或者依靠新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另一种方式就是依靠资本并购的形式,通过买入优质资产来提升产品质量或者技术能力,最终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前一种做法通常较难,且耗时耗力。另外,在某些行业内创新是非常难的,因此企业很难寻找到新的突破点。而通过海外资本并购则较快可以看到结果。因此,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加入到并购交易的队伍之中。

报告指出,前几年国内资本市场并购交易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之后,由于国内股市出现降温,证监会叫停IPO,大批原本将IPO作为目标的企业上市无望,不得不卖给其他上市公司,一时间国内并购市场非常活跃,一大批上市公司也由此了解并购交易的操作手法。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国内优质并购标的出现了稀缺情况,一部分优质企业又不愿“卖身”,仍然希望自己上市,于是把眼光投向了海外并购市场。

报告认为,国内上市公司进行海外并购拥有两个天然优势。一是国内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通常比国外要高,因此,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收购海外标的,然后再嫁接到上市公司,其中存在一个套利的空间。二是上市公司的股权一般可以质押,质押之后换取的资金可以进行收购交易。当然,上市公司进行海外并购交易也并非没有劣势,因为监管因素,上市公司在海外并购还会受到诸多挑战。例如,上市公司若要直接收购海外公司,则有信息披露的义务,股票也要停牌,在向市场进行公告时如果交易仍在谈判阶段,信息披露可能不利于谈判。此外,若交易达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还需要面对交易所的问询,还要满足其他合规要求等。这些要求使得上市公司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尽可能避免用上市公司的实体直接进行收购,通常利用并购基金或者大股东先买入标的方式进行交易,待合适的时机再将资产“装入”上市公司。

此外,若最终将海外并购的资产装到上市公司,证监会对于交易标的的盈利性、业绩确定性也有诸多指导意见。例如,在并购非盈利的标的资产或者标的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时,监管机构都会要求上市公司进行说明。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国内上市公司在选择海外标的时一般都会有明确的偏好,即盈利性较好的企业,最好有人民币3000万-5000万元以上的净利润,并且业绩持续稳定上升,其估值也不能太高。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最新发布 | 最新供应 | 最新公司 | 回收信息 | 粤ICP备14082258号-1

©2007-2018 广州迅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